朱允炆初闻一愣,旋即一笑说道:“先生莫要戏言。”苏谯冷冷道:“殿下,我并未说笑。”朱允炆抬头疑惑地盯着苏谯:“苏先生,今日我大明正值洪武盛世,难道还有人忍饥挨饿不成?”
苏谯冷笑反问:“殿下真的认定现在天下皆食无忧吗?”朱允炆果断回道:“若是还有人饥饿,何来盛世之说?”苏谯缓缓掀开车帘,淡声道:“殿下是否觉得这些窗外之人亦能饱腹?”朱允炆顺着话音向外看去,仅一眼便呆立原地——车外挤满了破衣烂衫的乞丐,不少眼睛冒着绿光盯着他的马车。
苏谯随手端过车内的一盘糕点连盘子一起扔向窗外。
顷刻间,那些乞丐如同饥饿野兽般哄抢起来。
朱允炆愣怔当场,许久未能言语,结结巴巴地嘀咕:“这……这……”
苏谯紧盯着朱允炆低吼:“这就是满朝文武歌颂的盛世!”“这就是殿下日夜惦念的盛世!”朱允炆怒拍桌子骂道:“必有人欺瞒皇爷爷!苏先生你为何不向陛下禀明实情?”
听到此话,苏谯忍不住冷笑连连:“殿下难道真以为这样的事情能逃得过陛下耳目?”“殿下莫非忘了,当年陛下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朱允炆猛地瘫倒在车厢里:“苏先生,你是说这一切皇爷爷全然知晓?”
苏谯指着远处的粥棚笑道:“陛下当然知道,不然殿下认为那些粥棚真是中书省的大人们开恩设置的?”“每日发放一次稀粥,不过让这些人苟延残喘罢了!”朱允炆瞪着苏谯追问道:“仅仅止活命?如此又谈何盛世?”
苏谯无奈耸耸肩续道:“殿下可曾思考过一个问题。”“这才是自古以来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盛世罢了。”苏谯的话似重锤砸入朱允炆心口,紧接着又补充道:“自古所谓的盛世,不过是保证大多数百姓饿不死而已。”
朱允炆狠狠攥紧拳头恨声道:“近年我大明赋税兵役仍过于繁重。”“皇爷爷的最大过错在于太过偏重武将,致使天下民生无法恢复安宁……”
苏谯听到这些话,笑声更大了。
“殿下,您这是说的哪门子胡言乱语呢?”
“莫不是觉得打仗几回,就把天下的粮食耗尽了?”
“你是不是觉得,咱们大明最该担心的是北边的草原民族?”
“大错特错!”
“那些祸国殃民的蛀虫,并不是北边的游牧部落。”
“反而是殿下念念不忘的黄先生、齐先生这类人!”
“哪个不是家坐拥广袤田产?”
“殿下真以为他们是被您的仁义打动?”
“恰恰相反。”
“因为殿下看起来太好拿捏。”
“他们知道,只要殿下登基,他们便能左右朝局。”
“但若换了燕王,则完全不会任他们摆布,反而会反过来压制他们。”
“这中间的区别,您明白了吗?”
苏谯紧紧注视着朱允炆。
外面赶车的小太监听得直冒冷汗,恨不得立时冲进车厢堵住苏谯的嘴巴。
得啦,大人,这话咱可担当不起!
另一边,在某处不同的时空里,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与岳父周奎对弈。
侍从早已全数退下。
这时,锦衣卫都督骆养性悄然踏入殿中,在朱由检耳边低语几句。
朱由检手中的棋子当即“哐啷”一声摔到棋盘上。
他再看向周奎,满眼尽是嫌恶。
“辽东如今缺粮啊……”
朱由检刚起头,周奎立刻变色,
忙起身拱手道:
“陛下放心,小臣虽为天子之丈,但必当以国为重。
情愿献出自家积蓄五千两银子,悉数助辽!”
“要是还不够,我现在就回去把陛下赏的宅邸卖了!”
“就连我的马车也卖掉,只为支援辽东战局!就是走路入朝又如何!”
朱由检静静打量着周奎问道:
“国丈可真要倾尽所有资财相助辽东?”
周奎被问得有些发虚,犹豫答道:
“当然当然是真的!”
朱由检猛地拍桌大喝:
“骆养性,听见没有!周国丈捐银五十万两,并十万担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