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还是赶忙回答:“除了刚到海城的那些人,其他人状况还好,很多人都说要帮忙修城墙,报答您的恩情。”
“嗯!”
朱允熥点点头表示满意,这次分发粮食总算看到了一些效果。
“你去趟城外安置灾民的地方,把一万个身体强壮的男人叫来。”
“殿下,您有办法了?”
姚少宝眼睛一亮,紧紧盯着朱允熥问。
“不就是缺四天的粮食嘛,小菜一碟!找老天爷要点呗!”
朱允熥挥挥手说,“赶紧去叫人,我们这就去想办法弄粮食。”
“好嘞!”
姚少宝一听乐开了花,之前的愁眉苦脸瞬间不见,至于去哪里弄粮食,他压根不在意。
……
应天府,明皇宫里的奉天殿。
由于朱允熥突然间成长迅速,再加上二十万灾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朱元璋一直密切关注着海城那边的情况。监视海城的锦衣卫天天向应天府汇报消息。
古代没有即时通信工具,所以消息传得很慢。比如朱元璋现在拿到的最新消息,其实是七天前传回来的。
“发稠粥?一天三次?”
朱元璋看着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整个人都傻眼了,“这孩子是不是疯了,这点粮食能烧几天!”
“简直是胡闹!”
朱元璋气得直跺脚,但更多的是为那二十万灾民担忧。
捕鱼儿海那边偏僻,周围的城池能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根本没办法救济灾民。
也就是说,如果朱允熥的粮食用完了,那二十万灾民可能会大批饿死冻死。
这事要是闹大了,会影响大明的民心的。
“陛下,吴王殿下之前没管过赈灾的事,不懂也很正常。”
陈洪见朱元璋生气赶紧劝解,“吴王殿下心地善良,爱护百姓,肯定是想让灾民吃饱,只是缺乏赈灾经验。”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
朱元璋冷哼一声,虽对朱允熥做事不细致仍有些不满,但已不想责罚他了,毕竟这份爱惜百姓的心意实在难得。
“蒋瓛,各地送粮的队伍走到哪儿了?”
“最快的还得几天才能到海城?”
“瞧朱允熥那小子折腾的,手里这点儿粮怕是撑不到三五天了。”
朱元璋嘴上说不帮朱允熥收拾局面,心里却在琢磨怎么支援他。
“皇上,本来这些粮是运去西北和北方几个驻军的地方,现在突然改道,加上北方雪下个不停……”
“别啰嗦了,直说,最快什么时候粮能到海城?”
朱元璋不耐烦地哼了一声。
“十天!”
蒋瓛简短作答。
“不成,太慢了!”
一听要十天,朱元璋眉头立刻皱紧,随后下令:“不管路多难走,五天,必须五天,第一批粮得到海城。告诉我是能做到还是做不到?”
“皇上,一定可以!”
蒋瓛坚定回应。
他在锦衣卫待得久了,深知洪武皇帝这样的神情意味着什么。
要是胆敢说个‘不’字,别说指挥使的位置保不住,还可能因失职被抓进大牢。
锦衣卫衙门里。
蒋瓛从宫里回来,马上写了封密信,打算调动附近负责运粮的锦衣卫。
让户部的人五天内把粮送到海城简直不可能,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动用锦衣卫的力量。
为了快点传令,蒋瓛用了锦衣卫仅有的那只海东青。
“一定要完成任务,否则锦衣卫可就大祸临头了。”
看着海东青迅速飞远,蒋瓛在心里默默祈求。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很清楚,如果五天内粮没送到,后果会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