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笔并没有动。
卢高逸的目光慢慢向下,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
张愚提交的答案不仅完全正确,覆盖了所有关键点,而且字迹整洁,没有任何涂抹,书法端正优美,显示出非凡的风度。
即便卢高逸对张愚再有反感,也得承认这一点。
按照这个速度,张愚不到一年就能达到书法的顶尖水平——初写黄庭!
卢高逸自己仅达到此境界时,已经年近四十,张愚的年纪又能有多大?张愚从出生起就开始练习书法了吗?他模仿的书法家是谁,这种笔法我为何前所未见?!
卢高逸脸色极为阴沉。
以往,若藤县出现这样的天才,他会欣喜若狂。
这对他来说,本应是提升政绩“教化”
评价的绝佳机会。
“为何偏是席家?为何你成了敌人的代表?”
卢高逸心中狂怒。
“卢县令为何延迟评阅试卷,难道要拖到明年?”
董咏志讽刺道。
他早已迫不及待地用神念查看张愚的试卷,也感到了同样的惊讶。
张愚的答卷远超他的预期,全文无懈可击,引经据典,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张愚的才华,即便是立身境学者也难以望其项背。
即便在考试遭遇阻碍且时间紧迫,他依旧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卢高逸在张愚的试卷上直接批注了甲字。
“别算了,即便你的诗赋只得了丁等,而铭圣得了甲等,高处孤独且危险,一旦跌落,伤痛更深!”
卢高逸将试卷放在三人中间。
严成业苦涩地笑了笑,也写下了甲字。
董咏志则反复查看,依依不舍地放下试卷,然后开始书写。
文章无懈可击,引经据典恰当,思路明确,字体美观,评为甲!
考官的评语若出现在榜单上,意味着对考生的最高认可。
至此,三位考官一致认定张愚的铭圣成绩为甲等。
在藤县县试中,张愚成为第一个获得甲等成绩的考生。
卢高逸沉默不语,迅速翻到张愚试卷的诗赋部分。
结果正如预料。
尽管预料到这种情况,但张愚准确无误地回答《桃花源记》和《出师表》时,他的表情还是严肃的。
所有人的希望都集中在张愚的十字诗上。
卢高逸也不例外,目光转向张愚的诗篇。
因为倒计时已开始,张愚没有使用常用的楷书,而是选择了草书,字迹饱满有力,充满活力,显示出他不愿浪费任何时间。
三位考官看到题目是春时,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记得有个考生写的诗也是以春为题。”
卢高逸问道。
随后,三位考官立刻想到了那首《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满城新绿,垂柳映春光。
这首诗是他们见过的最好作品。
诗作一出现,意义连贯,回文技巧高超,春天气息浓厚。
董咏志坚决认为:“没读完诗,就不能评判谁最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