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远远在岸边聚拢成弧形,他们皱眉眯眼,瞳孔微缩,一眨不眨盯着入魔老媪。
“你们这些贱民看什么看,还不快快退开!”
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火急火燎跑来,横在老媪与人群之间,叉着腰,喘着粗气,“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我家姑母是谁吗?我家姑母可是先皇后身边的红人,获封‘女尚书’出宫养老,百官都尊称她‘崔娘娘’。再看,小心我把你们眼珠子挖出来!”
众人嘘了一声,纷纷散开。
慕清漪闻言心中一亮,第一单生意有了。
“贫道茅山道嫡传,道号昙尊,我来救她!”慕清漪款款走下桥。
已经退出三米开外的百姓纷纷惊讶转头,接着目露惊艳。
这五官出色,身材窈窕,如晚霞般绚烂明媚,又如山岚般宁静高远的十五岁小姑娘是道士?
百姓们被这脱俗的美貌摄住了,一时竟没出口质疑。
“快让让,鉴妖司的玄真子道长来了!”
几位百姓簇拥着一名三旬左右、麻衣拂尘、气定神闲的道士走上前,看着慕清漪道,“哎哎哎!走开,魔气当前,小姑娘别添乱!”
慕清漪被挤去了一旁。
“道长您终于来了,我姑母有救了!”胖侄子一脸谄媚,双眼亮晶晶道。
百年前大祁建国,太平道有从龙之功,名声煊赫,人人只知太平道,而茅山道边缘化,渐渐被人遗忘。
太平道组建鉴妖司,降妖除魔,成为百姓心中唯一的信仰。
玄真子打量老媪片刻,掐了掐指尖,眉头渐渐凝重起来,片刻后叹了一口气道,“崔女官心脉已被魔气侵蚀殆尽,眼下只能与魔气同归于尽,才能护住她最后的体面。崔郎君,节哀顺变。”
男子只觉头昏脑胀,凄厉地痛哭出声。
姑母若死了,谁来庇护崔家的荣华富贵呢?
玄真子摇头,从腰间拔出铁尺,将其尖端对准老媪心脏,正欲刺去。
“她不必死,我可以治。”一道流水溅玉般的嗓音响起。
玄真子闻言不悦地皱眉。
他从小是神童,三岁便入了太平道修行,二十岁便受封“上清箓”,在鉴妖司公干十年,降妖除魔,屡立奇功,第一次听到有人质疑自己的诊断。
他看向一旁出声的少女,只见她指尖微动,一道金光击入黑蛇般的黑气。
黑气兹拉一声,像是进了油锅,顿时萎靡下去。
胖侄子惊喜过望。
玄真子愕然地望着眼前一幕。
百姓们驻足惊叹,竟然真的有人能驱除魔气,纷纷向慕清漪投去尊敬的目光。
慕清漪唇齿轻启,咒音低吟,仿若春蚕啮叶,细微簌簌,却绵绵不绝。
“住口!你这犄角旮旯来的道士,怎得如此莽撞?”玄真子厉声呵斥,“你是不是用了使人回光返照的禁咒?”
慕清漪没有理会他,继续念咒。
围观百姓轰的一声炸开。
是啊,连德高望重的玄真子都无法驱除的魔气,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
百姓们对慕清漪指指点点,嘘着声让她离开。
“江湖上自诩道士的骗子众多,你这小姑娘年纪不大,心思倒是歹毒!”玄真子谩骂出声,吩咐百姓道,“给我堵上她的嘴!”
慕清漪被几名百姓扯开,她没有反抗,停止念咒。
“啪!”
就在她停止念咒的那一刻,一道清脆的耳光声骤然响起。
玄真子捂着发红的脸颊,望向突然发狂的老媪。
“不准欺负我的恩人!”老媪双眼血红,周身黑气大增,嗓音如地狱恶鬼般凌厉。
玄真子眼底闪过一抹惧色,然而很快被浓烈的狠绝之色淹没。
他举起铁尺便往老媪腹腔刺去。
然而老媪也不会坐以待毙,她后颈处一根黑蛇猛然胀大,“腾”得飞跃而起,一瞬间逼近玄真子,盘旋环绕,将他缠成一个茧,摔在十米开外。
“咚——”
铁尺掉入御津河,水面徒留一圈涟漪。
人群像炸开的锅子一样,纷纷惊叫想要逃跑,却发现自己双脚好似黏在地上,分毫无法动弹。
低头一看,条条黑蛇锁住他们的脚踝。
有人痛哭出声,有人晕死过去。
连玄真子都对付不了的妖魔,他们今日必死无疑。
人群之中,唯有慕清漪不为黑气侵蚀,好整以暇地观察老媪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