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算到咱乖孙的身上。”
“但凡参与到这起案件的官员,咱绝对将他们剁碎了喂狗。”
朱元璋大手猛的一拍桌子,他似在自言自语,也似乎在向太子朱标和叶煊表明自己的态度,很显然根据叶煊的推测,他已经认为,这起案件事情原委就是这样的。
让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群文官,未来想要把持朝政,这是将他老朱家的皇帝当成软蛋捏啊。
叶煊在下方表现的很沉默,没有回应什么,这起案件他确实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现在剩下的就是锦衣卫部门追查涉及舞弊案的诸多大臣了,还有具体是谁将科举舞弊的消息传递给王弼和范敏、滕毅等人的。
案件他虽然复盘的差不多了,可他想来老朱应该还有问题要问他,比如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这些国策,这种对大明有着特殊好处的制度是他创造出来的,当时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故意的原因他并没有写的很详细,老朱若是想实行的话,不可能不问他吧?
他现在就等着老朱询问呢,然后把两种制度讲明白了,让老朱再次见识到自己的能力。
接着寻找机会,将自己怀有医术的事情说出来,去治皇长孙朱雄英的病。
可这时,太子朱标忽然开口了,他并没有顾及叶煊在场,看向朱元璋躬身,语气诚恳道:“父皇,儿臣认为还是不要过于杀戮官员了。”
“只论罪参与到此案中的大臣即可,这起案件不可像胡惟庸案那边牵连下去了。”
自奉天殿到春和宫、自春和宫到乾清宫,路上朱标始终在思考这件事情,他认为父皇的与驾驭臣子之道太过于严苛恐怖了,大臣们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不是好事,他准备劝说陛下。
也是因为叶煊在这里,叶煊是个聪明人,岂能看不出来父皇这种对待臣子方法的坏处?希望叶煊能站出来帮自己说说话,劝劝父皇,他感觉父皇看重叶煊,叶煊说出来的话或许能有点用。
朱标这话刚落下,朱元璋就淡淡的扫了一眼,那眼神中仿佛似在看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不懂事的孩子、不知晓老父的心的孩子。
他想了想,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叶煊,打量了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叶煊是他迄今为止见到了最有才干的人,这等智慧过于可怕了,正好朱标说起了这档子事,他不如趁此询问叶煊一个问题。
“叶煊,咱想问问你。”
“洪武朝至今已经十五年了,为何咱杀了如此多的官员?为何官员犯法重判,并且大肆牵连党羽,甚至无论是否有罪,都选择杀死?”
“是咱嗜杀?还是这些官员真的犯下了诸多罪案?亦或者是其他原因?”
“你给咱的标儿讲讲。”
朱元璋想让叶煊讲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有时候,父子之间的隔阂和难以沟通是巨大的。
因为他和朱标的治国理念、驾驭臣子的想法截然不同,因此他就算解释,朱标也听不进去。
换个人说,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时也是想看看,叶煊此人的智慧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否看清楚这背后的因果,他如此屠戮官员、大肆牵连,就算你没有罪,也要弄死,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朱元璋嗜杀?是他朱元璋就是一个臭种地的出身,蛮横不讲道理,就知道杀人?
这背后的原因,朱元璋相信当今明朝天下,只有他清楚,因为他是帝王,俯视整个天下,能看清楚一些,而其余所有人包括什么所谓的军队、文官、大族、豪强、淮西系也好浙东系也罢,都是身在局中之人罢了,只有挑出局中,俯视的人才能看清一切。
能看清这一切,已经和智慧无关了,需要智慧的同时也需要至高无上的地位。
闻言,太子朱标看向叶煊,这背后难道还有其他原因?
“臣,臣并不知道背后有其他原因。”
“这些官员,就是该杀。”
叶煊没有多想,立刻道。
他确实是需要表现出来自己的才能,来得到老朱的重用,以此活下来。
可若是表现的太过了,也并非是件好事。
自从大明建国后,老朱的容人之量说实话,小了很多;一个人表现的能力太强对于君王来说不是好事,对于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来说就更不是好事了,他可担心朱元璋临死前把他一起拉走。
“咱让你说。”朱元璋凝视着叶煊,语气加重道:“咱知道你隐藏了自己的才能很多年,之所以不愿意拿出来,就是不想在洪武朝当官,怕咱哪一天杀了你。”
“若非科举舞弊案牵连到了你,你也不会拿出种种国策的。”
“你是个惜命的,也是个有才能的人,咱可以许诺,绝不杀你,甚至你拿出了如此多对于大明有益的国策,咱可以赐给你免死铁券。”
免死铁券!
这是当今明朝洪武期间,最珍贵的宝物了,皇帝朱元璋给大臣最高的奖赏就是免死铁券,其作用是将来大臣犯法,锦衣卫去家里杀人的时候,只要你没丢掉,而且在刀砍掉你脑袋前拿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
很多的大臣为脑袋考虑,费尽心思想搞到一张,因为无论什么金券银券都没有这张铁券顶用,那些有幸拿到的,就会放在家里的大堂供起来,逢人来就会展示给对方看,似乎有了这张铁券就有两个脑袋。
可叶煊听到了这四个字的时候,即使在朱元璋面前,差点没笑出声,被他硬生生憋住了,这所谓的免死铁券最后一个人都没有免死。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也就是总共赐下三十四枚免死铁券,最终只有汤和等寥寥三五个人活了下来,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冯胜、傅友德、朱亮祖、周德行等等这些拥有免死铁券的人,那死的可是一个比一个惨啊。
有被扒皮的,有被斩首的,有被活活摔死的,什么样的死法都有,这哪里是免死铁券,这是催命铁券吧?
朱元璋的态度这般强硬,叶煊想了想,那就讲讲自己的看法,不过这对于朱标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省的朱标老是不明白朱元璋此举的深意,弄得父子政见不合,太子朱标老是受着闷气。
“陛下之所以大肆屠杀、牵连官员,仅仅是为了取消朝廷与地方的矛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