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依旧,只是边角已被岁月磨得圆润,桌面上还隐约可见当年刻下的卦象纹路。陈旭伸手抚过冰凉的桌面,指尖触到几道熟悉的划痕,那是他刚来时摆摊卜卦时留下的痕迹。
“五年了……”他低声自语,声音散入山风。
山雾缭绕,远处隐约可见来庙里祈福的香客。
陈旭正欲离去,忽闻身后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他回头,只见一位素衣女子立于石台旁,眉眼如画,唇边噙着一丝浅笑。
——杨婵。
"何须如此感慨?"她轻声道,目光落在那方石桌上,“当年你在此算卦时,可没这般多愁善感。”
陈旭起身,对杨婵郑重施了一礼,青衫在晚风中轻轻摆动。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仙子,今日前来,是向您辞行的。此去前路未卜,书院里的那些孩子们。。。。。。”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杨婵的肩膀,望向远处云雾缭绕中的书院轮廓。那里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隐约还能听见学子们诵读的声音随风传来。
“我不在的时候,烦请仙子多看顾一二。”
杨婵闻言一怔,眸中闪过一丝惊诧。她微微蹙眉,声音里带着少有的波动:“辞行?”
山风忽止,四周骤然安静下来,连虫鸣鸟叫都仿佛在这一刻噤声。陈旭看见她眼中映着最后一缕晨光,像是摇曳的烛火,忽明忽暗。
“你要去哪里?”她向前一步,衣袂无风自动,“为何突然要走?”
陈旭将自己的顾虑说了一遍。
杨婵静立原地,望着陈旭远,山风吹动她的衣袂,如烟似雾。
她明白,书院是陈旭的一切。
当年那个差点丢了命被他收留在庙里做庙祝,而且还摆摊算卦的神棍四处揩油,还想修仙。
后来,他建起了圣母书院,一砖一瓦,皆是他亲手所垒。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那些贫寒却聪慧的学子,都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书院是他的命。
如今,天庭和佛家如此。
杨婵轻轻闭眼,指尖微微收紧。
她本想阻拦,可是如她这般的神仙,也没办法阻止有人在华山动了手脚,导致那七个无辜的生命离世。
“可是,离开了华山我没办法保你平安”她有些担忧的对着陈旭说道。
陈旭也是无奈,惹到了在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他只能选择保护书院的学生。至于自己也就只能靠命运的安排了。
杨婵看着陈旭不说话,随即素手轻抬,掌心浮现一盏青玉莲花灯。灯芯无风自燃,焰色如月华般清冷,却又透着一丝温润的暖意。她指尖轻点灯焰,一缕火光分离而出,落入早已备好的白玉盒中。
“拿着。“”她将玉盒递给陈旭,声音平静,却不容拒绝。
陈旭接过,只觉触手温凉,玉盒上刻着细密的莲纹,隐约有光华流转。他小心打开一条缝隙,顿时,一缕柔和的光芒透出,映在他的脸上。盒中似有无尽空间,却又仿佛只盛着那一簇安静的灯焰。
“此物唤作‘莲墟’,是我仿宝莲灯所炼的第二件法器。“”杨婵淡淡道,“虽不及给你的第一件法器那般随心变化,但内藏乾坤,可纳万物——唯独活物不可入。"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陈旭脸上:“盒中焰火与我手中宝莲灯同源,能烧万物。”
陈旭合上玉盒,郑重收入怀中,深深一揖:"多谢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