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TXT > 第67章 白银一更(第1页)

第67章 白银一更(第1页)

第二天,李瑜和章有银起来发现白蜡成功了,高兴的一边融蜡一边做早饭。

大清早就有好消息,欢欢喜喜一整天。

距离第一次做蜡烛已经过去六七天了,竹筒一直放在屋檐下也风干了水汽。李瑜不知道竹筒的干生会不会对气泡产生影响。

这几天章有银还去虎仔家借了木匠常用的凿子和锥子,砍了木质松软的松树凿成竹筒架子。

松木孔深度也就一指厚,按照竹筒大小凿的,一排竹筒放松木架子里固定。滚烫蜡油缓缓倒入,一层层的蜡油叠加灌满竹筒后,把木架子收进房里冷却。

做完这些后,李瑜和孩子们继续清洗乌桕煮乌桕,章有银要把去年沤的肥翻出来,把屋子前后的两块菜地全挖细,准备种姜。

去年姜种留有四斤左右,冬天自己在屋后挖了一个坑,里面填满空壳秕子,把种姜埋里面过冬。开春取出来时,都完好没烂,基本每块姜的小个头上都冒了鹅黄色的芽尖。

四斤种姜也就比去年多种一块地。

不过今年章有银很有信心,肥料给足精心照料收成肯定不差,一年年种下去,迟早能种上两三亩地的生姜。那到时候就真要有一大笔钱了。

不过李瑜没想那么长久乐观,过几年后生姜总不止他一家的,那么市面上的价格就会低下来。但无论如何,种姜比种谷子划算太多了,价格再低也不可能低到二十文以下。看他老家生姜的价格就知道了。

种生姜之前,又把地周围种上了一排铁扫帚,等它们长大形成自然的包围遮掩栅栏。在章有银看来这都吸肥料挡阳光了,等他忙活过来后,就去河边砍芦苇自己扎竹篱。

两块地埋了底肥,姜最怕水涝又挖了排水沟壑,到中午的时候章有银就把姜种下地了。

从地里翻出了一堆蚯蚓,捡起来丢院子里的鸡圈里。

没一会儿周小溪来了。

周小溪来了院子又退出去看了眼门口的映山红树,好像叶子青了不少,还有很多小花苞了。

进院子后前的一块蒜苗地,他天天见不觉得啥,怎么今天猛然一看涨势这么好了。之前才巴掌高,且还有好些叶片顶尖就发黄了。他师父说是土瘦没肥料才长不好。

这才几天过去啊,就两个巴掌高了,绿油油一片水嫩的很。

他看了两眼确定没看错。

章小水道,“几天前浇了粪水,真是神奇哦,一下子就长这么好了。”

周小溪突然想起来,忙道,“对对对,我家的菜园子也浇了从城里拉的粪水,这会儿都长起来了!”

“这城里人的粪水都比咱们村子里的强哦。”

这话确实是这样的,章有银他们干了这行当小半月,也清楚了其中门道。普通百姓的夜香和地主富商、官员等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县里有街道划分,他们还了解到这个城里有专门的“粪道”划分,每条街巷都有粪管夫,去别人地盘抢生意要血流成河。

他们接手了周府的夜香,自然引起了其他粪管夫的不满。但是很快,他们便不敢不满了,程武那人浑起来,章有银拉不住。打到最后,别人只得赔礼道歉,还让出了一条粪道。

这会儿正是万物复苏的初春,一瓢瓢粪水浇地里,菜地里涨势喜人,路过的村民没有不爱的。

周小溪很高兴,他就喜欢别人都羡慕他关注他家。

就连他上次给山子喜糖时,山子都说他爹天天叹气,说他怎么就没想到搞一条粪道来。

就是想也没门路,旁人怎么能轻易动了一群人的利益。

周小溪一来院子里就叽喳起来。

章小水也爱和他说话,章峥就显得沉闷了很多,表现出被排挤的可怜。但是谁都没注意到他,专门忙活自己的功夫呢。

院子旁的木桶算是流动的小水池子,章有银干完活后,洗手又把锄头洗干净用干草擦干防止铁锈,院子里李瑜带着孩子还在磨乌桕粉。

“没有我不行啊,你们这慢吞吞的。”章有银道。

半天才磨了半瓜瓢粉,这人工慢,原材料收集也慢,难怪一根蜡烛这么贵。

李瑜本身没什么体力,两孩子还磨的比他还快一点,周小溪磨了一会儿就喊手疼,也不好奇新鲜了,乖乖拿起针线刺绣。

章有银中午做了杂粮饼子,早上用菜油炒的酸榨菜丝儿配了大蒜苗,卷起来吃格外香又填饱肚子。

还切了酸萝卜丁,嚼起来脆口酸辣,卷上饼子咬一口,口感格外爽口丰富。

章小水抱着卷饼啃,边啃边道,“咱家要不要去山里寻些乌桕苗来种地里啊,这样等我们长大后,咱家不是就发财了。”

章有银笑道,“好法子,趁开春我去山里摸摸,也把乌桕籽发苗,埋在湿冷的沙子里,就像是种黄豆芽一样崔苗,要是山里没有树苗,咱们自家也能种。”

章小水一想到他们会种很多柏臼赚钱很多钱就很兴奋,“那我们种哪里,家里的地都要种杂粮。是要把河边两三亩的麻地砍了种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