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by秃了猫头 > 第87章 条件(第2页)

第87章 条件(第2页)

华水县城里一共就那么几类吃食生意。面食类的包子馒头面饼,糕点类糖类,汤粥类。崔大郎是不会亏待自己嘴的主子,大街小巷都吃过了,味道很一般。哦,也不是,菜市场那边有一家鱼肉饺子还挺口齿留香,但对他这种吃惯美味儿的来说,也不值得挂怀。

一个品种可替代性的摊贩太多,味道除非特别出挑,否则怎么盈利,且这种手艺类的都是世代家族传承,自然比一个农户人家冒然跑去城里摆小摊胜算大。

章小水不知道崔大郎的想法,他还不忘记拍马屁,“以前我家也想摆摊呀。但是城里各种名头的税目太多了,就是街道司的管理费每月都不下五十文。还有很多地痞流氓收保护费,要是闹到衙门人家衙门有人先打你板子,还得罚钱。”

崔大郎生气道,“岂有此理!”

章小水笑道,“不过现在好啦,来了好的父母官,我们日子就有奔头了。”

崔大郎点头,心中又感慨万千,头一次领悟到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繁华的京城之外,竟有这等食不果腹的穷乡僻壤。书上也多说乡下人粗鄙愚昧自私又目光短视,他确实觉得大部分都是如此。可这会儿站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自信大方又乐观坚韧,比京中纨绔子弟、后宅娇养的哥儿多了份蓬勃的生命力。

崔大郎厌恶朝堂汲汲营取,讨厌家族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不考取功名,在京中也算的上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了。他又不听从家里联姻,被发配到了这穷鬼地方。

他刚来华水县时也是赌气想要憋一口气证明自己。但带着护卫下村走访两个月后,崔大郎看见民生艰辛,年轻人血性上来了,想真心实意干出一番事实。

不说干多轰轰烈烈,起码让大部分村民和这家人一样,日子有盼头,脸上有生气。

他又和章小水聊了会儿当地村民的日常,问了许多在章小水看来很白痴的问题,比如两亩田亩产这么低,怎么吃饭的。

为什么河边的棕榈树都被刮皮了,用来干什么。

为什么大黄村比山狗村大,还没有水车,你们村只十户人还有水车?

听说养猪赚钱,你们怎么只养一头,怎么不想靠养猪赚钱,这不比摆摊靠谱稳定多了。

章小水原本以为都是县令了,那一定是无所不知的。他对好县令的想象是一县之主,小到种田播种,大到裁决判案都十分清楚。因为他从他阿爹口中,外祖父就是这么一个人。

看来面前这个人也不见得是好县令了。

而另一头的崔大郎感受到了章小水的怀疑,原本端起架子高高在上的感觉撑不住了。

果然在无知事物面前人都没底气。

尤其是章小水那清澈闪亮的眼睛逐渐失望,看得崔大郎浑身不自在。

两人齐齐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个意思。

原来并无什么不同,在认知方面没什么卑贱之分,每个人都有懂和不懂的,对方懂的就一定深奥,他懂的一定贫贱吗?也没必要拘谨自卑,章小水龇牙道,“谢谢崔先生。”

崔大郎不自在,被一个小哥儿比了下去,丢人。面上只端起和善的笑意,努力摆出成熟深沉的模样。

可章小水已经不怕他了。

章小水还正准备问崔大郎“游商”的经历,就听灶屋里洗锅的动静,鼻尖一动,菜香随着茅草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在院子里萦绕。

此时日头偏西了,一日五餐吃食-精细的崔大郎被这香气勾得咕咕叫。

崔大郎面色尴尬觉得很是失礼,但章小水却很高兴道,“我爹的手艺很好的,吃过的人没有不夸的。”

崔大郎这时候闻着味道,已经隐隐期待上了。

灶屋里听着很热闹,几个小子和哥儿都在打下手,切菜洗菜烧火劈柴的,竟然忙的有序,好像在自己家一般游刃有余。

一看这几户人家关系就很亲密。

人多那也炒菜快点。

尤其饿的时候等炒菜,那肚子格外抓心挠肺的迫不及待,外加上崔大郎从来都不是委屈自己口腹之欲的主子,这会儿只得连连捧着粗碗喝茶了。

等上桌吃饭的时候,桌上的饭菜很是丰富。

起码崔大郎见过村子里人都是吃野菜,就那马齿苋焯水放点油混着杂粮稀粥就是一顿。但这会儿,章家人备的齐全,果然家底殷实……崔大郎刚这么一想,转头就见章峥一脸肉疼的模样,又见男主人拍小子脑袋,这明显是心疼但又热情待客,怕是把家底都掏空了吧。

一木钵的白米饭,五碗农家时蔬小炒,切有开胃小菜的酸萝卜和酸豆角,豆腐白菜汤。

主菜是一道紫苏闷鸡,鸡肉块油煎的金黄酥皮,青红辣椒葱白点缀增香,入口不腥不柴,肉质鲜嫩,酥黄鸡肉块表面浓郁的酱料香气丝丝入里。吃一口下去口感十分丰富,崔大郎好像还闻到了一点农家杂粮酒烧菜去腥特有的醇厚口感。

按照崔大郎出身教养礼仪规矩,一个筷子不能夹同一道菜三次以上,等他回过神来时,已经碗里已经夹了三筷子了,显得他从来没吃过鸡肉似的。

恰好崔大郎也觉得这鸡肉好吃是好吃,但油脂过浓香反而过犹不及,尤其是天气炎热不是很下饭。

于是他又夹了酸萝卜丁,将这酸萝卜丁混着鸡肉一起吃,鸡肉醇厚香浓的口感里混着开胃酸爽微辣的口感,口齿咀嚼着都觉得满足无比。

那就再夹一块鸡肉吧。

等崔大郎收拾好心里包袱去看那一大盘紫苏焖鸡时,眼睛都惊掉了,好大满满的一盘鸡肉,转眼间就见了底。

崔大郎见几个小子四五双筷子齐刷刷夹去,手慢则无!他可不能亏待了自己!

于是崔大郎在这农家小院中,忘记了二十几年的用餐规矩,深深觉得抢着吃才香。

吃饱后,小子哥儿们开始收拾打扫。

这会儿日头也不晒了,崔大郎正坐在一旁回味。好久没这么吃饱又觉得还没吃饱的状态了,圆满中带着丝丝遗憾,要是那紫苏焖鸡最后一筷子被他夹着吃就好了。

这个想法冒出头时,崔大郎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在京中时,什么美味珍馐没吃过,从没这般想法。果真,这章家男人做菜有几把刷子。为什么是几把刷子,自然是他来华水县后没吃到符合胃口的,这乍然满足了口腹之欲,才显得章家的手艺格外好。

吃完饭后,崔大郎和李瑜又继续闲聊。

章小水见机道,“崔先生,你是游商,见多识广,听您谈吐是读过书的,我有个小伙伴也在上村塾,他平时有些困惑难解,您能帮他解惑吗?”

“村塾,喊来我考考他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