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中秋节传故事 > 第68章 春泥(第2页)

第68章 春泥(第2页)

苏然微笑着说:“叔叔,您放心。条件差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们有学习的热情,我们就能克服困难。我会和张校长一起,想办法让学校变得更好。”她的笑容温暖而坚定,村民们的态度也逐渐缓和了下来。

在与村民的接触中,苏然了解到村子里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在这所学校教了几十年书,因为身体原因退休了。苏然决定去拜访他,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教学经验。

老教师住在村子的一角,房子同样破旧。苏然来到他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谁啊?”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您好,我是学校新来的支教老师苏然,想向您请教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苏然礼貌地回答。

门开了,一位头花白的老人走了出来。他看着苏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哦,是新老师啊!快进来,快进来。”

苏然跟着老人走进屋里,屋里的陈设十分简陋,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老人热情地招呼苏然坐下,然后说:“苏老师,你能来支教,真是太好了。这村子里的孩子,太需要好老师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

苏然感激地说:“爷爷,我刚参加工作,没什么经验。听说您在这学校教了几十年书,所以想向您请教请教。”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尊敬。

老人笑了笑,说:“谈不上请教,咱们互相学习。这乡村的孩子,淳朴善良,但是基础差,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你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还有,要多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支持孩子的学习。”他的眼神中透着智慧和经验。

苏然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她从老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离开老人的家时,苏然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支教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然在清平村小学的支教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她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苏然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她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决定通过网络,寻求社会的帮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然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了学校的照片和孩子们上课的视频,布在了网上,并写下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学校的现状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文章布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学校捐赠了书籍、文具和一些教学设备。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苏然站在讲台上,兴奋地说,“我们收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书看,也会有更好的学习用品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孩子们也欢呼起来。

“老师,那些爱心人士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啊?”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

苏然微笑着回答:“因为他们和老师一样,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

在苏然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新的书籍摆满了书架,孩子们有了崭新的文具,教室里还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苏然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孩子们播放一些科普视频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然而,支教的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苏然的家人得知她在乡村支教的艰苦条件后,十分担心她,希望她能回到城市,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然然,你在那乡村支教,条件那么艰苦,我们实在放心不下。你还是回来吧,爸妈给你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妈妈在电话里焦急地说。

苏然握着电话,沉默了片刻,说:“妈,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孩子,他们需要我。我想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她的声音中透着坚定。

“然然,你不能为了这些孩子,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啊。你在乡村支教,能有什么展?”爸爸在一旁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苏然有些激动地说:“爸,我不觉得这是耽误前程。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因为我的教导而有所进步,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且,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过一番沟通,苏然的父母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苏然知道,自己的支教之路还很长,她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像春泥一样,默默奉献,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养分,让他们在知识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随着支教时间的推移,苏然越深入地融入到清平村的生活中,也越深刻地体会到乡村教育的不易与重要。她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还留意到村里一些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危机。于是,苏然决定进一步行动,起一场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计划。

苏然利用周末时间,走访了村里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家徒四壁,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叫晓峰的孩子家里,苏然看到破旧的房屋,昏暗的光线,以及晓峰那满是补丁的衣服,心中一阵刺痛。

“晓峰奶奶,晓峰这孩子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我听说家里经济困难,可能供不起他上学,是这样吗?”苏然坐在简陋的木凳上,轻声问道。

晓峰奶奶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唉,苏老师,你说这可咋整?他爸妈在外面打工,挣的钱也就够家里糊口,哪还有余钱供他读书。我和他爷爷年纪大了,也帮不上啥忙。”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苏然握住老人的手,安慰道:“奶奶,您别着急。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我打算在网上起一个资助计划,看看有没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晓峰继续读书。”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坚定。

晓峰奶奶抬起头,眼中闪着泪花:“苏老师,你真是个好人啊!要是能有人帮晓峰,那可真是太好了。这孩子,就盼着能多读书,将来有出息。”

从晓峰家出来后,苏然更加坚定了实施资助计划的决心。她回到学校,精心整理了贫困学生的资料,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以及个人梦想等,然后撰写了详细的资助倡议书。在倡议书中,苏然用真挚的语言描述了孩子们的困境和对知识的渴望,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倡议书布到网上后,再次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爱心人士纷纷联系苏然,表示愿意资助这些贫困学生。其中,有一位在城市里工作的年轻白领,看到倡议书后深受感动,主动联系苏然,决定资助晓峰直至他完成学业。

“苏老师,我看了那些孩子的资料,真的很心疼。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晓峰实现他的读书梦。”电话那头,年轻白领的声音充满了热忱。

苏然激动地说:“太感谢您了!您的帮助对晓峰来说意义重大,他一定会非常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她的眼中闪烁着泪花,心中满是感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苏然的努力下,村里的贫困学生陆续得到了资助,他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苏然并没有满足于此,她知道,要真正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