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中秋节传故事 > 第68章 春泥(第3页)

第68章 春泥(第3页)

苏然现,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都是当地的村民,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苏然决定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为老师们组织一场专业的培训。

“各位老师,我知道大家在教学上都很努力,但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想利用假期时间,给大家组织一次培训,大家觉得怎么样?”在教师会议上,苏然诚恳地说道。

一位年长的老师皱了皱眉头,有些犹豫地说:“苏老师,培训是好事,但是我们平时教学任务就重,假期也想休息休息,这时间上恐怕……”他的话引起了其他老师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苏然理解老师们的顾虑,她耐心地解释道:“老师们,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但是这次培训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的一部分时间,每天培训几个小时,不会占用大家太多休息时间的。而且,培训的内容都是实用的教学技巧,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高效。”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

经过一番劝说,老师们最终同意了苏然的提议。在假期里,苏然精心准备培训资料,邀请了一些教育专家通过线上的方式为老师们授课。培训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在假期里,苏然精心筹备教师培训。她从网上搜集了大量先进的教学资料,涵盖了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前沿理念,还制作了精美的ppt用于讲解。培训第一天,老师们陆续来到教室,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与疑惑。

“苏老师,这新的教学方法真有那么神?咱以前那套教了这么多年,孩子们也学了不少东西。”王老师,一位在学校任教多年的老教师,一边走进教室,一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白的中山装,头整齐地向后梳着,眼神中透露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坚守。

苏然微笑着迎上去,语气诚恳:“王老师,时代在变,教育理念也得跟着更新。新方法能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激他们的创造力。就像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孩子们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他们未来展很重要。”她眼神中闪烁着对新教学理念的信心,试图让王老师理解变革的意义。

培训开始,苏然站在讲台上,借助简陋的投影仪,开始详细讲解情境教学法。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如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魅力。然而,在讲解过程中,她现部分老师眼神游离,面露难色。

李老师举手提问,眉头紧锁:“苏老师,你说的这情境教学,在咱这乡村学校,哪有那么多条件去创设情境啊?咱连个像样的多媒体教室都没有。”李老师穿着朴素,脸上带着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新事物有些不知所措。

苏然早有预料,耐心解释:“李老师,创设情境不一定要靠先进设备。比如讲古诗,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到田野里,感受诗中的田园风光;教数学,用生活中的买卖场景做例子。只要我们用心,乡村的一草一木、生活点滴都是教学素材。”她边说边比划,努力让老师们明白在有限条件下如何实践新方法。

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问题接踵而至。老师们分组模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过程中乱成一团。有的小组没人牵头组织,有的成员自顾自言,完全没有合作的样子。

张老师有些沮丧地说:“苏老师,这小组合作太难操作了,孩子们平时都没这习惯,到时候课堂不得乱套了?”张老师身形微胖,性格直爽,此刻满脸无奈。

苏然走过去,鼓励道:“张老师,刚开始肯定不容易,我们得一步步引导。先给孩子们明确分工,教他们沟通技巧。多练习几次,孩子们就能掌握。而且,这能让课堂氛围更活跃,提高学习效率。”她的语气坚定,给老师们打气。

尽管困难重重,苏然没有放弃。她利用课余时间,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将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逐渐理解并尝试运用新方法。王老师尝试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讨论,一开始效果不佳,但他不断调整,慢慢地,课堂上孩子们的讨论声越来越热烈,思维碰撞出火花。

随着时间推移,学校迎来了新的变化。因为苏然在网络上分享的支教经历和学校的情况,引起了一家公益组织的关注。公益组织决定资助清平村小学一笔资金,用于改善教学条件。

“苏老师,听说有公益组织要给咱们学校捐钱,这是真的吗?”一天,晓峰兴奋地跑到苏然面前,眼睛亮晶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然笑着摸摸晓峰的头:“是真的,晓峰。以后咱们学校会有新的桌椅、更好的教学设备,你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了。”她的笑容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不久后,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来到学校,和苏然、张校长商讨资金使用方案。

“苏老师,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情况,决定资助十万块用于改善教学设施。你们有什么想法?”工作人员小李,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休闲装,眼神中透着热忱。

苏然和张校长对视一眼,苏然说道:“我们想先修缮教室,把漏雨的屋顶修好,再购置一批新的桌椅。另外,希望能建一个小型的多媒体教室,这样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她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计划,眼中满是对学校未来的憧憬。

小李点头表示赞同:“苏老师的想法很好。我们也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资金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们。”

在公益组织的资助下,学校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修缮和采购工作。施工期间,苏然和老师们一边继续教学,一边关注工程进度。孩子们每天都兴奋地讨论着学校未来的样子,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然而,新的挑战又出现了。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周边村子的一些家长也希望把孩子送到清平村小学就读,这使得学校的师资压力进一步增大。

“苏老师,这突然多了这么多学生,我们老师人手不够啊。这可怎么办?”张校长焦急地找到苏然,脸上满是忧虑。

苏然沉思片刻,说:“张校长,我觉得我们可以向教育局申请调配一些老师过来,或者招募一些志愿者。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更多优秀的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她的眼神坚定,迅思考着应对之策。

张校长眼前一亮:“苏老师,你这主意好!线上教学我们之前都没考虑过。你赶紧着手准备,我这就联系教育局。”

苏然开始积极筹备线上教学事宜。她联系了自己大学的同学,一些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的老师,邀请他们参与线上教学。同时,她还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学习如何使用线上教学平台,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苏老师,这线上教学平台操作有点复杂,我们年纪大了,不太会弄。”王老师有些为难地说。

苏然耐心地手把手教王老师:“王老师,别着急。您看,先打开这个软件,然后这样操作……多练习几次就会了。这线上教学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优秀老师,对他们学习很有帮助。”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示范,直到王老师掌握基本操作。

在苏然和老师们的努力下,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每周,孩子们都能通过网络,聆听来自不同地区优秀老师的授课。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提问,与线上老师互动,学习效果显着提升。

随着学校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清平村小学的名声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所乡村学校,更多的爱心人士送来物资,一些教育专家也前来指导。苏然看着学校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和老师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片乡村教育的土地,正像被春泥滋养的花朵,逐渐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而她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乡村孩子的未来耕耘,让希望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芽。

喜欢故事快传请大家收藏:dududu故事快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