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 第56章 云端梯田(第2页)

第56章 云端梯田(第2页)

傍晚,龙安心独自爬上后山。夕阳把梯田染成金红色,新建的基站天线在枫香树顶闪着冷光。他打开手机,发现信号满格。朋友圈里,那张"爬树装基站"的照片已经被乡长转发,配文:"新时代苗族青年风采!"

山风吹来,带着泥土和稻秧的气息。龙安心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竹子要经霜才甜。"变革就像山里的天气,来得突然却自有其道理。重要的是,在这片祖先生活的土地上,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既不在深山老林里固步自封,也不在城市霓虹中迷失本色。

手机突然震动,是民族大学教授发来的消息:"视频已收到,震撼!下周三带团队来凯寨,进行系统采集。另,县电视台想采访你们合作社的'数字化传承'经验。"

龙安心望着远处寨子里升起的炊烟,回复了一个"好"字。转身下山时,他看见吴晓梅正站在合作社门口向他招手,她身后的木墙上,新刷的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让世界听见苗岭的声音"。

---

基站设备在枫香树上固定好的第三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袭击了凯寨。龙安心正在合作社清点紫米库存,突然听见屋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接着是吴晓梅的惊呼:"天线歪了!"

他冲出门,看见刚安装不久的基站接收器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两个移动公司的工人穿着雨衣在树下指指点点,却没人敢上去维修。雨水顺着枫香树粗糙的树皮流淌,在树干上形成无数条微型瀑布。

"得固定住!"龙安心吼道,雨声几乎盖过了他的声音,"不然整个设备会掉下来!"

年长的工人摇摇头:"太危险了,等雨停再说。"

龙安心望着树上那个价值十几万的设备——如果摔坏,不仅全村刚通几天的网络会中断,合作社还要承担赔偿责任。他没再说话,抓起一捆麻绳就往树上爬。

"阿耶!"吴晓梅想拉住他,却只扯下一片被雨水打湿的衣角。

爬雨中的树比想象中困难十倍。树皮湿滑得像抹了油,龙安心几次差点脱手。爬到一半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瞬间照亮了整个村寨。在那一刹那,龙安心看见寨子里的老人们都站在自家门口,仰头望着他,脸上的表情在闪电中忽明忽暗。

终于够到设备时,他的手指已经冻得发麻。龙安心用牙齿配合右手将麻绳捆扎结实,雨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下面小张技术员的喊声:"好了!稳住了!"

下树时,龙安心几乎是滑下来的。落地瞬间,一双有力的手扶住了他——是老猎人阿公。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递来一个竹筒,里面装着辛辣的土酒。龙安心仰头灌下,热流从喉咙烧到胃里,冻僵的身体这才开始发抖。

"汉人娃娃,"阿公用苗语嘟囔,"比我们苗家的山羊还倔。"

雨停时已近黄昏。龙安心换好干衣服回到合作社,发现吴晓梅正对着手机发呆。屏幕上是他们昨天上传的务婆古歌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五万,评论区挤满各种语言的留言。

"这个人在问。。。"吴晓梅指着一条英文评论,"说想买务婆同款的银饰。"

龙安心凑近看,鼻尖差点碰到她的发梢。吴晓梅头发上有股淡淡的五倍子味道,混合着雨水的清新。那条评论来自一个叫"CulturalRoots"的用户,头像是个白胡子老头。

"回复他,说银饰是我们寨子特有的,需要定制。"龙安心说,"用翻译软件。"

吴晓梅笨拙地敲着手机键盘,突然抬头:"又有人打电话来了!"

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七个陌生号码。来电显示是云南昆明,对方自称是民族博物馆的研究员,想请务婆去录制全套古歌。龙安心刚挂断,手机又响起来——这次是县电视台,要采访"爬树装基站的苗族青年"。

"我们是不是。。。太招摇了?"吴晓梅不安地问,手指绞着衣角。那件绣花衣还沾着前天直播时打翻的酸汤渍,已经洗不掉了。

龙安心正要回答,合作社的木门突然被推开。务婆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十几个寨子里的老人。老人们神情严肃,银饰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阿耶,"务婆用苗语说,"山外的声音太多了,寨子里的鸡都不下蛋了。"

龙安心心头一紧。这是苗语里含蓄的批评——意思是外来干扰打破了村寨的平静。他赶紧起身扶老人坐下,吴晓梅已经机灵地泡好了刺梨茶。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原来从昨天开始,就有陌生人开车到寨子里转悠,有的拿着相机乱拍,有的甚至直接闯进民宅要看"真苗绣"。最让老人们生气的是,几个自称网红的小年轻爬到神树上自拍,还摘了祭祀用的枫香果。

"竹子长得再高,"务婆抿了口茶,"根也不能离土。"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他们明白老人们的意思:数字化可以,但不能以破坏传统为代价。

"我有个主意。"龙安心突然说,"我们在村口立个牌子,写明寨子的规矩。想进来参观的,得先学会尊重。"

阿公哼了一声:"汉人看得懂苗文?"

"用二维码。"龙安心想起教授的资料,"扫一下就能出汉文、英文,什么文都行。"

老人们面面相觑,显然没听懂这个新词。吴晓梅机灵地拿来务婆的药草筐,指着上面贴的标签:"就像这个,但是用手机扫。"

经过一番苗语解释加手势比划,老人们勉强同意了。但务婆提出条件:二维码要做成蝴蝶形状,而且必须由寨老们审定内容。

当晚,龙安心熬夜设计村规二维码。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墙上,像一轮小小的月亮。他参考了教授给的资料,将苗寨禁忌、祭祀日期、注意事项等整理成九条,又请吴晓梅翻译成押韵的苗汉双语版本。

凌晨三点,他终于完成设计。点击保存时,电脑突然弹出一条微信消息——是民族大学教授发来的:"视频影响超出预期,国家非遗中心有意将务婆古歌列入抢救性记录工程。另,注意文化主权保护,建议尽快注册商标。"

龙安心走到窗前深呼吸。夜风带着雨后泥土的芬芳,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吠。枫香树上的基站指示灯在黑暗中规律闪烁,像一颗遥远星辰。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务婆讲的故事:天上每颗星星都是地上一个人的魂,人死了,星星就会落下来。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张律师:"冒名公司案有新进展,周老板交代了同伙,其中有个叫林志强的,你认识吗?"

龙安心的手指僵在屏幕上。林志强——林妍的堂哥,当年工地的材料员。记忆中的碎片突然拼凑起来:那个总爱穿名牌运动鞋的年轻人,经常拿着工人的身份证去"办事"。。。

"阿耶?"吴晓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汤,"务婆让送的,说熬夜伤肝。"

龙安心接过碗,汤里飘着几片他不认识的草药。吴晓梅瞥见他屏幕上的名字,犹豫了一下:"是。。。那个人的亲戚?"

"嗯。"龙安心一口气喝完苦汤,"世界真小。"

吴晓梅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务婆今天问我,要不要学《开天辟地歌》的全本。"她抬起头,眼睛在台灯下闪着琥珀色的光,"她说。。。歌师传承不能断。"

龙安心怔住了。在苗族传统中,古歌传承人往往要从小培养,而且多是家族内部相传。务婆这个决定,等于把吴晓梅当成了亲传弟子。

"你答应了?"

"我想试试。"吴晓梅的声音很轻,却坚定,"虽然我汉话比苗语好。。。但那些歌,总觉得在哪听过似的。"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爬上山脊。龙安心关上电脑,突然发现酸汤在吴晓梅绣片上染出的污渍,形状竟像一只展翅的蝴蝶。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心头一动——也许就像务婆常说的,蝴蝶妈妈总会用各种方式提醒她的孩子们: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标本,而是活着的生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延续。

"走吧。"龙安心收起手机,"今天要去县里打印二维码牌子,还得给电视台回电话。"

吴晓梅点点头,银耳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当他们走出合作社时,整个凯寨正在晨曦中苏醒。新建的基站静静立在枫香树上,像一只守护村寨的金属鹰。远处梯田里,早起的村民已经开始劳作,歌声随着山风飘来,忽近忽远。

龙安心深吸一口气。他忽然明白,这座连接古老村寨与现代世界的无形桥梁,他们才刚刚开始搭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