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明落之玺 橘外者 > 第93章 徐氏歧途(第2页)

第93章 徐氏歧途(第2页)

徐增寿惊愕地睁大双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你说的是蓝香玺?你竟然遇到她了?我还以为她早就离开京城,销声匿迹了呢!”

徐英旭没有理会徐增寿的惊讶,眼神瞬间变得黯淡无光,痛苦之情溢于言表:“今日清晨,我尾随妙锦,一路寻到了她的居所。她就住在临街的玺院,近在咫尺,可我却感觉,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远如天涯海角。”

徐增寿缓缓搁下酒杯,神色一凛,沉声道:“二哥,且听我一言。莫再为那女子情思劳神了。她与建文帝之间瓜葛甚深,你二人日后恐难有善果,稍有不慎,或还将引来大祸啊……”

徐英旭未能理解弟弟的言外之意,一脸茫然,眼中充满了疑惑:“增寿,你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徐增寿稍稍向前俯身,压低声音,神色神秘地说道:“二哥,如今局势变幻莫测,我们必须为自家的未来多做打算。姐夫实力强大,依我之见,他迟早会战胜朱允炆。到那时,我们徐家追随他,必定能享尽荣华富贵。切不可像大哥徐祖辉那样顽固不化,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啊!”

徐英旭听完,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又伸手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他无奈地摇摇头,神情落寞:“你不明白我心中的苦楚啊,这种滋味,也只有这酒能够理解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须臾,他面色凝重,沉凝道:“此后此类言语万不可轻言。兄长素恶叛国投敌之举,你切莫昏聩,触怒兄长。”

徐增寿微微蹙眉,言辞中略含不满与焦灼:“依我看,昏聩的人是大哥与二哥!方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恰是我们兄弟驰骋疆场、建立不世之功的绝佳时机,怎可一味拘泥,空守那迂腐之愚忠?”

徐英旭徐徐抬头,目光坚毅地凝视徐增寿:“帝王之争,本非我等臣子所能妄议、烦忧之事。我等身为臣子,无论何人为帝,忠于当世之君,方为本分。”

他话语一顿,旋即重重叹了口气,声音低不可闻,喃喃自语道:“纵我心中亦觉朱允炆恐难扭转当下这不利局势,然实在不愿做出主动叛降、屈膝求和之举。我唯愿顺应时势,静观此局势之演变。”

徐增寿见状,还欲再开口相劝,目光触及徐英旭摆手的动作,又见他神色间满是疲惫,一副心力交瘁之态,便知晓他显然不愿再就此事多费唇舌。

刹那间,屋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偶尔“噼啪”爆裂,那声响仿若在这寂静氛围中,悄然添上几缕寂寥落寞的色彩。

良久,徐增寿缓缓起身,移步至窗边,抬手推开窗户。刹那间,一阵凉风裹挟着夜色的凉意,汹涌而入,肆意卷动着桌上跳跃的烛火,光影随之摇曳不定,如梦幻泡影般虚幻。他凝望窗外那浓稠如墨的夜色,幽幽说道:“二哥,你既然心意已决,我便不再多言。只是如今这局势波谲云诡,变幻莫测,往后到底会如何,实在无人能够说得清楚。”

徐英旭闷声不响,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借着酒意,抬眼望向徐增寿的背影,缓缓开口,言语中带着几分醉意的含糊,更透着对这复杂时局深深的无奈:“我只求这纷争能早日平息,无论谁登上皇位,能保百姓安居乐业,便足矣。”

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徐增寿快步走出书房,想要一探究竟,徐英旭也站起身,跟在其后。

待他们来到府门前,只见一名侍卫神色匆匆地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二位公子,前线传来急报,白沟河战事吃紧,李景隆所率大军与燕王朱棣的军队陷入苦战,双方死伤惨重!”

徐英旭和徐增寿闻言,皆是脸色一变。白沟河一战,关乎朝廷安危,若李景隆再败,局势将更加危急。徐增寿转身看向徐英旭,急切地说:“二哥,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徐家该如何应对?”

徐英旭皱紧眉头,沉思片刻后道:“此事太过突然,我们需从长计议。大哥想必已经知晓此事,我们先去与大哥商议。”说罢,两人急忙朝着徐祖辉的住处走去。

在徐祖辉的书房里,兄弟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徐祖辉面色阴沉,手中紧握着那份前线急报,沉声道:“李景隆无能,若此次再败,京城危矣!我们徐家世代受朝廷恩泽,如今正是需要我们尽忠的时候。”

徐增寿咬了咬牙,说道:“大哥,可如今局势明显对燕王有利,我们……”话还未说完,便被徐祖辉严厉的目光打断。

“住口!”徐祖辉怒声喝道,“身为臣子,岂可信奉墙头草之风?无论局势如何,我们都当坚守忠义,全力辅佐陛下!”

徐英旭在一旁微微点头,看向徐增寿道:“增寿,大哥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境就动摇忠心。或许这一战,便是局势转折的关键。”

徐增寿虽心有不甘,但见大哥和二哥态度坚决,只能沉默不语,心中却另有企图。三人又商讨了许久,最终决定由徐祖辉进宫面圣,向皇帝进献守城之策,徐英旭和徐增寿则负责在城中组织家丁,协助军队做好防御准备。

待兄弟三人计议停当,天光已隐隐破晓,一抹鱼肚白悄然晕染于天际。徐英旭步出书房,抬眸望向那渐明的天色,心底默默祈愿白沟河战事能峰回路转,亦盼着香玺于这乱世飘摇中安然无虞。他心中明镜似的,未来之路,荆棘遍布,然心意已决,无论局势如何波谲云诡,皆要坚守本心,不负忠义。

众人各自归房后,夜色愈浓稠如墨,周遭万籁俱寂,唯有微风悠悠拂过庭院的枝桠,簌簌作响,更衬出夜的静谧。须臾,徐增寿的身影于暗影中悄然浮现,他神色警觉,目光如炬,四下环顾,确认无人窥视后,便疾步朝着府邸一处隐蔽的角落行去。

那处,一个黑影早已静候多时。黑影身姿矫健,周身被一袭玄色斗篷严严实实地裹着,仅露出一双深邃幽邃的眼眸,在暗夜中闪烁着寒芒,仿若幽夜中的孤狼。徐增寿走近,黑影微微一动,压低嗓音道:“徐大人终于来了,我已等候良久。”

徐增寿亦低声应道:“方才与兄长们商议要事,多有耽搁。”语毕,又谨慎地回望身后,反复确认周遭安全无虞。

黑影微微颔,旋即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向徐增寿,沉声道:“这是燕王殿下的最新指令。如今白沟河战事胶着,殿下急需京城这边有人暗中策应,关键时刻施以援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增寿伸手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将其藏入怀中,神色间满是踌躇,嗫嚅道:“我自是一心襄助燕王,但大哥和二哥皆对当今圣上忠心赤胆,他们若知晓我的行径,定不会轻易放过我。”

黑影闻此,不禁嗤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轻蔑:“今时乃乱世之秋,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长兄与二哥,太过冥顽不灵,只知一味愚忠,不识天下大势。待燕王登基大宝,君临天下,你便为开国元勋,又何必在意他们的浅见?”

徐增寿闻得此言,眉头骤蹙,恰似层峦叠嶂,凝愁聚郁。忆往昔,徐家满门深受朝廷恩泽,忠心可昭日月;看今朝,燕王势起,倒戈之象初露端倪。心绪在世代承袭的忠诚与昭然若揭的现实中反复厮杀。

他的呼吸愈粗重,额间悄然渗出细密汗珠。许久,他牙关一咬,沉声道:“我必依燕王吩咐行事。烦请你传话燕王,事成之后,定要保我徐氏满门平安,勿使有祸事临头。”

黑影听后,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徐增寿的肩头,随后信誓旦旦道:“徐大人但放宽心,燕王殿下素以诚信为本,言出必践。只要你尽心做好内应,助燕王成就大业,日后必当委以重任。况且你等乃王妃至亲,燕王岂会不格外看重?”言罢,黑影身形一闪,恰似暗夜鬼魅,动作迅疾如电,刹那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独留徐增寿一人伫立原地。

徐增寿望着黑影消失之处,眼神空洞而迷茫,眼前唯有无尽黑暗。他心中百感交集,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交织。实在难以分辨这抉择是对是错,亦不知这一步迈出,会将徐氏一族引向何方。是那无上荣耀的巅峰,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一切皆是未知,仿若迷雾笼罩,前路难辨。

喜欢明落之玺请大家收藏:dududu明落之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