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京城市井中翻涌的浪潮,赵昕一无所知,至少目前是一无所知的。
他此时
椿?日?
此刻满心满眼地都是眼前的盎然绿意。
托赵祯曾经动过改元念头的福,赵昕在搜集“嘉禾瑞稻”这方面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再把昔年真宗皇帝亲自试种占城稻,向全国推行优质稻种的先例一摆,正愁着儿子越来越激进,有点把握不住风险的赵祯十分轻易地就同意了赵昕由内库出资在城郊买入庄园,进行大规模农业培育的请求。
总之只要别在朝中搅风搅雨,你干什么都成!
东京城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崖州,庄稼可以一年三熟,但好在南北皆宜。
旱田能够种小麦,田里灌上水就可以种水稻。
还是那句话,事非经过不知难。
即便是耗用了远高于平均值的人力物力,精耕细作模式选培育出的稻麦植株还是比他从资料库中查到的图片要细弱很多。
作为传输养分的植株不强,粮食产量自然就高不到哪去。
一亩地两三百斤的产量,让已经习惯了前世动辄千斤亩产的赵昕很崩溃。
赵昕心里明白,杂交水稻属于当前不可能奢求的仙神之法。光是利用现代技术育种就把他给卡死了,更甭说肥料投入和灾害预防治理。
占城稻就是他当下能够获取的最佳水稻品种,而占城稻所缺的是本土化改良种的大规模推广。
至于小麦,赵昕也不知道市舶司的人有没有到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国家,找到他所求的矮杆小麦。
这样通过相互授粉,说不定能中一下农业杂交彩票,把抗倒伏小麦给提前整出来。
所以这破系统怎么就不高阶智能一点呢,人家都能整出英灵大召唤术了,他还得苦哈哈地查资料。
话说他现在拜袁爷爷有用吗?
粮食是真不够吃啊。
希望他长期泡在农庄中的举动能让朝野上下多投一些关注到最基本的农业上来。
而且要想进行改革动人蛋糕,农业无疑是最占据道义制高点的地方。与其搞青苗法激发矛盾,不如下功夫提高亩产量从根本解决问题。
赵昕的魂游天外并不影响陪侍在身侧的老农兴奋地絮叨:“小老儿种了快五十年庄稼,第一次见长得这么好的。全仰赖殿下搜罗来的好种子。
“只要老天爷今年给点面,小老儿保证是个大丰年,不负殿下所托。”
赵昕所托之事自然是培育良种,这里栽种的麦苗稻苗,大部分是各地州府进献的,剩余部分是他通过各地报社收购的。
但都是分量十足的好种子,在世人眼中能获得大丰收。
赵昕拱手为礼:“那就多谢老翁了。”
“不,不敢不敢,岂敢当殿下之礼。”老农慌得双膝一软就要跪下,只是被赵昕搀住不敢再动,双手胡乱摇着。
只是在赵昕眼中,老农的脸已经红透了。
对于礼贤下士这种事,赵昕已经算得上驾轻就熟,正要就势将老农扶起,再说几句场面话,好换得他全心全意侍弄这些庄家,就听得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惊呼道:“有蛇,啊啊啊啊啊!”
赵昕急忙朝着发声处拔足狂奔:“大姐!”
半晌后,徽柔双颊染粉,气鼓鼓地看着正强行憋笑,但怎么也憋不住的赵昕。
赵昕发誓,他已经尽最大努力不笑了,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奈何……
“哈哈哈哈哈哈哈……”
肆意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庄园。
“最兴来!”本来当着娘娘和姐姐的面,徽柔是不愿动手的,可她这个弟弟实在是破得不能要了!
笑那么大声做什么,她不要面子的吗!
赵昕也知道自己这回做得过分,躺平任锤。
小姑娘的拳头再重,也没有曹佾的戒尺重。
最好让他姐一次性把气撒完,不然将来找后账有得麻烦。
赵昕很敷衍地挡着徽柔的小拳头,口中道歉不迭:“大姐我错了,大姐……等会我就戴罪立功,把这水蛇,啊不,黄鳝黄鳝,给烤了让你吃!”
徽柔这才脾气稍消,想了一会后不忘加价:“还要两罐蜂蜜,两大罐!”
赵昕盘下这处农庄不止是为了培育良种,确切来说培育良种是挂在明面上的招牌。
里头还有为了给军器监打造千里镜而烧制出的大量不合格杂色玻璃,被废物利用拿来做了暖棚。
因为产出效益的问题,暂时只种反季节鲜花,所以也不缺花蜜吃。
“好好好,两大罐就两大罐。”
赵昕答应得相当痛快。
现在养花还在起步阶段,割下的花蜜本就不多,本来他就是打算留给家人吃的。